行业信息

新闻搜索

  • 1-3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4.8万台,同比增长26%
    25 2025-04

    1-3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4.8万台,同比增长26%

    点击量:11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制造业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郑学工表示,1-3月份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2个百分点。 具体到机器人行业来看,1-3月份我...
  • “芯片铁幕”拉开,中国如何撞破?
    17 2025-04

    “芯片铁幕”拉开,中国如何撞破?

    点击量:13
    4月14日,美国联邦政府发布公报,特朗普政府正在发起对半导体进口的调查,调查包括了半导体基板和裸晶片、传统芯片、尖端芯片、微电子组件以及含有半导体的下游产品等,基本上涵盖了此前在4月11日豁免的“对等关税”产品部分。 而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引发...
  • 27 2025-03

    中国芯片,艰难一役

    点击量:42
    单从数据看来,中国芯片产业欣欣向荣。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出口了2981亿块集成电路,出口金额达到1595亿美元。这使其超过手机,成为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来到进口数据方面,2024年,我国进口了5492亿块集成电路,进口金额达到3856亿美元。魏少军教授在ICCAD 2024年的演讲中也指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的销售预测为6460.4亿元,同比增长11.9%。 然而,...
  • 独家专题丨工业进化的“新质”引擎,探索智能传感器的变革之路
    24 2025-03

    独家专题丨工业进化的“新质”引擎,探索智能传感器的变革之路

    点击量:61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传感器技术无疑成为了制造业、汽车行业以及航空领域进步的关键驱动力。随着智能化和精准化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工业传感器技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从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到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再到航空器的高精度导航,处处都离不开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这些传感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为安全监控和环境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五家在工业传感器领域具...
  •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人形机器人(附全市场核心标的)
    14 2025-03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人形机器人(附全市场核心标的)

    点击量:85
    01  产业链全景图 02  人形机器人类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的机器 发展历程: 第一代(遥控操作器):主要通过人工遥控操作,功能较为简单,应用范围有限。 第二代(可编程机器人):能够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重复完成某种操作,具有一定的自动化能力,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利用各种传感器获取环境信...
  • 产业与市场丨DeepSeek带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加速
    26 2025-02

    产业与市场丨DeepSeek带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加速

    点击量:117
    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崛起 2024年12月、2025年1月,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eepSeek”)相继发布DeepSeek-V3、DeepSeek-R1大模型。其具有低成本、深度思考、全国产的特点,同时性能和世界顶尖大模型比肩。这引发全球震撼。DeepSeek大模型应用端布局迅速铺开、投资者对中国科技企业价值重估……国产人工智能(AI)大模型走到前台。人工智能技术革...
  • 人形机器人,走到了十字路口
    13 2025-02

    人形机器人,走到了十字路口

    点击量:147
    与AI方向大火的Deepseek相比,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的成长趋势同样值得重视。 在近3年我们对人形机器人的持续持续追踪中,从两年前对主题的谨慎,到去年观察到AI成为催化剂,然后是现在,我们已经逐渐将思维切向为乐观,未来将积极跟随产业的脉动。 在2022年《你看好人形机器人吗?》一文中,我们对产业的疑虑点主要在于量产之难和技术掣肘,不由得感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是美好而性感的,但回归到现实,我...
  • 国产替代红利显现,自动化共性压力如何击破?
    23 2025-01

    国产替代红利显现,自动化共性压力如何击破?

    点击量:201
    回望2024 读者朋友们好,我们每年的必备栏目——年终总结又如期和大家见面了。不知站在新的一年回忆已经丢掉的旧日历,是感受到了“辞旧新生”还是“阵痛延续”? 在今年的年度总结之前,我们思考如何让每年必备的选题新鲜一点。社会宏观议题太庞大,行业各类趋势太繁杂,平直或陡峭的数字连线之后,我们决定思考并关注其中的个体沉浮。 结构化问题之下,每个主体都不是独立的,个人与公司共存亡,企业与行业强相关,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