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信息
视频中心
产品中心
电缆产品
柔性动力控制线缆
柔性拖链电缆
柔性伺服电缆
柔性数据传输电缆
安装用单芯软线
柔性交通用电缆
线束产品
伺服动力控制线束
数据传输线束
工业以太网线束
附件产品
电缆保护软管
接头
行业应用
加入我们
简历投递
加入我们
公司新闻
行业信息
视频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信息
新闻搜索
选择发布年份
2025
2024
2022
2020
2019
2018
选择发布月份
检索
01
2019-04
智能制造风口频出,产业机器人成发力点
点击量:4399
分享
智能制造再成风口 产业机器人势头强劲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力争到2020年,一系列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取得重要突破,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据记者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组织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运...
20
2019-03
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国产替代加速
点击量:3482
分享
▌控制器是自动化的核心 工业过程大致分为连续过程工业、离散过程工业、间隙过程工业三大类,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三类工业过程衍生出过程控制、离散控制和间隙控制。1930年以来,工控技术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目前工业控制属于直接数字控制(DDC),即由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通常使用的控制系统包括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二者主要区别在于DCS一对多,FCS一对...
15
2019-03
2019年机器人产业全景展望
点击量:2603
分享
一、对2019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快速普及,推动人工智能迎来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正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智能制造装备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日趋广泛。2018年1-10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8万套,同比增长8.7%。其中,4-6月产量呈小幅度增长趋势,6月产量同比增长7.2%,7月产量小幅...
07
2019-03
线束“智”造,助力汽车电子系统创新升级
点击量:3163
分享
汽车工业带动线束技术发展完善 中国汽车工业正式起步于1953年,这一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更注重汽车机械性能的研究,对负责电路连接的线束,只要求能满足基本的电路导通和机械强度要求即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党和政府提出要把汽车工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在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加快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形成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领着汽车线束行...
28
2019-02
2019行业趋势预测,你看好哪一个呢?
点击量:4660
分享
Gartner公布的2019年战略技术趋势: 一:自动化的一切 机器人、无人驾驶飞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设备,将依靠使用AI来自动执行以前由人类执行的功能。它们的自动化超越了刚性编程模型提供的自动化,它们利用AI,提供与周围环境和人们更自然地交互的高级行为。 博众多功能IGV 博众可组合智能移动机器人NEXT 二:数字双胞胎 数字双胞胎是指现实世界实体或系统的数字化表现。到2020年,Gartne...
15
2019-02
5G物联网掀起工业自动化新高潮 连接器需求巨大
点击量:3857
分享
工业自动化正在加速 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中国制造业就在高唱“自动化转型”,十年过去了,这已经成为了很多企业的共识,也是大家都在实际践行的事情。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向文表示,现在全球都在推动工业自动化,未来的发展速度肯定会很快。 而中国市场也最受关注。沈阳兴华航空电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副所长韩冰表示,中国工业自动化未来的发展速度将会加快,因为国内的大环境需求越来越大。 根据德勤发...
01
2019-02
变频电机为什么要用编码器?又该如何选型?
点击量:4779
分享
本文先与大家讨论一下变频电机为什么要装编码器这个问题。 一 基本概念:变频电机驱动没有位置环。变频电机上的编码器是“速度编码器”,是为精确计算电机反电动势的速度反馈。电机反电动势与电机转子转速成正比。 由于伺服电机的普及使用,现在很多控制的思路都会向伺服电机比较与衡量,尽管变频控制早于伺服控制。伺服电机的控制是位置环、速度环、力矩环的闭环控制,这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原理上就有体现,驱动电流的相位与...
23
2019-01
工业智能制造时代的智慧研发
点击量:3823
分享
企业要想进行智能制造转型,首先必须要从产品创新根源上做起,将串行研发流程转变为根据用户需求持续改进的闭环智慧研发流程,感知用户需求并灵活做出调整,同时融入智能制造相关新兴使能技术,形成从用户到用户的产品研发循环。即在产品设计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进行市场与用户相关数据分析,这其中包含用户直接参与基于自身喜好的产品定制过程,以及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反馈相关运行数据来指导改善原设计方案的过程,形成一个往复循环...
1...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